活动剪影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治区精神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需要在深化载体中实现知行合一
日期:2014-07-08   来源: 内蒙古日报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处理好“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自治区党委着力深化大学习、大调研、大接访、大落实“四大行动”,扶贫攻坚、创业就业、平安创建、百姓安居、人才强区、干部素质提升“六大工程”实践载体,积极探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路径,切实体现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根本内涵、知行合一的本质要求。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强化思想自觉,将学习教育贯穿始终,遵循了认知由浅入深的客观规律

  “知”是“行”的思想前提和先决条件。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思想自觉,关键在于学习教育。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遵循思想认识从零散向系统不断深化、从历史向当前不断发展、从个别到一般不断拓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经常性、集中性、系统性的“大学习”行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观点、宗旨意识、思想自觉不断强化。

  从零散到系统,逐步实现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性把握。认识是一个从零散到系统、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跨越的过程。对群众路线认识的不断深化,关键在于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准确把握实践要求、系统理解核心内涵。“大学习”行动中,着力突出民族特色、边疆特色、基层特色,采取主要领导讲党课、集中研讨交流、观看警示教育片、“双休日”大讲堂、分散自学等方式,以中央规定的必读书目为重点,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等8个专题加强系统学习;紧紧围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开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我的群众观”专题讨论,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地增强了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重大意义、目标要求、重点任务的科学把握,增强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认同,增强了对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的使命追求,增强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自觉。实践证明,只有强化理论学习的条理性、渐近性和科学性,才能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群众观点、宗旨意识、为民情怀,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从零散上升到系统、孤立上升到全面、感性上升到理性,才能充分契合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使党的群众观真正在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上深深扎根、行动上外化于行。

  从历史到现实,与时俱进地认识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内涵要求。认识是一个从历史到当前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只有客观认识历史,准确把握规律,才能与时俱进地运用规律。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大学习”行动中,通过细学党章、重温党史、重走革命老区、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等形式,认真学习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历程,学习新时期群众路线的新论断、新思想、新观点,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切感受到,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不断取得新胜利的重要法宝;清醒认识到,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洗礼的当代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同时,脱离群众危险也伴随而至并成为党执政面临的最大危险和最无法回避的现实;更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明白,不管经济结构如何调整、社会发展如何变革、利益格局如何复杂,到任何时候、任何阶段,群众观点都不能偏、群众路线都不能丢。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从历史纵深中全面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历程,从现实需要中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定位,才能更加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了解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重点难点所在、掌握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现实路径和解决方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共识、集聚力量。

  从特殊到一般,让先进典型的力量在广大党员干部身上得到充分展现。发挥个性优势影响和带动形成共性优势,是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拓展的必然路径。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牛玉儒同志是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的楷模,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拥护,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牛玉儒这样的同志,要不断弘扬牛玉儒同志的高尚品德和先进事迹。在“大学习”行动中,坚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深入开展向焦裕禄、牛玉儒等同志学习,做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活动,印发先进典型事迹汇编,并要求各地广泛学习宣传身边优秀典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先进典型这面镜子,照出思想上的差距、认识上的不足、观念上的问题、作风上的病垢和行动上的短板,学习他们心里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们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学习他们廉洁奉公、勤政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实践证明,用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标杆、赶有目标、见贤思齐,自觉自发地效仿先辈先进,自觉自发地照鉴自身不足,自觉自发地践行群众路线,使榜样的力量在广大党员干部身上得到充分展现,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效果。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外化于行,将转变作风贯穿始终,回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现实要求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行动最具说服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其要在行,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倾听民声、体现民意、集纳民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俯下身子问政于民,从群众感受中检查为政得失。“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如果对群众的意见建议不闻不问、闭目塞听、刚愎自用,制定的政策就难以体现民意、实现民利,作出的决策就难以做到科学民主、务实可行,所想往往非民之所愿,所办往往非民之所需,所干往往非民之所盼。因此,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俯下身子问政于民、问效于民,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执政成效的最高标准。“大调研”行动中,省级领导干部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以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为重点,围绕建设“五大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围绕推进6项重点工作,围绕实现7项目标任务进行蹲点调研,共同研究解决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8337”发展思路的思想共识,增强了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行动自觉。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背靠背征求意见,切实了解民情民意,掌握为政得失,找准突出问题,共同探讨推动工作、服务群众的措施办法。实践证明,“政之所兴在顺民,政之所废在逆民”。只有始终坚持问政于民,依靠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制定政策措施、检验正反效应,才能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从中明得失,才能使各级的施政举措得民心。

  走进群众问需于民,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做到安如泰山、坚如磐石”。近些年,一些地方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花了不少钱,下了很大力气,却得不到群众认可,甚至遭到群众反感。根源就在于对群众联系不深、了解不够,工作愿望与群众意愿合不上拍、对不上点。“大接访”行动中,坚持变上访为下访,自治区党委常委包盟市督访、自治区“一府两院”领导带案下访、市县乡3级干部联动接访,30多万名党员干部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征求意见,共征求意见建议近78万条。对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能办的事当场办、不拖,让群众满意;难办的事想法办、不推,让群众舒心;不能办的事讲透道理,让群众理解。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自然气消了、心顺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事实表明,作为长期执政党,必须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主动到群众中去,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解决群众困难,让党始终具备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甘当学生问计于民,使群众中蕴藏的无穷创造力竞相迸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四种考验”复杂严峻,“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开拓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这更加需要我们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大落实”行动中,自治区党委坚持向群众问计问策,把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积极总结提炼基层创造出来的像“456”工作法、“532”工作法、牧区“党员中心户+协会”、“五个一”千村帮联行动、“五边行动”等鲜活经验,在全区推广开来,实现了“点上开花、面上结果”。实践证明,凡属有生命力的决策必然符合民情、集中民智、顺应民愿。特别是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创造,集中群众智慧,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才能推动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民心民意基础和智慧力量源泉。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落脚于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将惠及民生贯穿始终,契合了守望相助、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的美好愿景

  改革发展稳定成果是检验贯彻群众路线成效的重要标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自治区党委紧密联系现代化建设实践,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守望相助”的殷切要求,用全面深化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用推进“六大工程”实践载体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维护社会和谐,必须高度关注弱势群体,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新一轮改革任务,其中社会体制改革任务,主要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自治区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回应群众诉求,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努力扩大创业就业,深入推进扶贫攻坚,着力促进百姓安居,切实把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上来。自治区高度关注弱势群体,38名省级领导干部带头联系贫困旗县,着力推进规划、项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户”帮扶举措,去年扶贫投入超过100亿元,40.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14万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6万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58万人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7.8万套,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12.75万户,大力推进包头北梁棚户区集中改造;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村村通电及农村电网改造等“十个全覆盖”工程,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惠民政策的认真贯彻和民生工程的深入实施,让群众更加感受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筑牢“两个屏障”,建设好繁荣稳定的祖国北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强调,要从大局考虑、从长远考虑,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这“两个屏障”,切实承担起建设繁荣稳定祖国北疆的重大政治责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明确了“两个屏障”的定位,指明了生态保护和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战略方向和重要措施。立足内蒙古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状况脆弱的实际,大力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严格实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全区草原平均植被盖度达到44.1%。坚持统筹抓好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深入实施平安创建工程,重视做好民族团结和维护稳定工作,着力培养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和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切实加强边境打击防控能力建设,全力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有力维护了边疆和谐安宁。正是由于我们始终把“两个屏障”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落实领导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推进力度,才使得内蒙古长期保持了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两个积极性,凝心聚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作出重要论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要求“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自治区党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两个积极性”要求,积极调动和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带头加强学习、听取意见,带头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带头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以党风政风的转变带动了全社会风气的整体好转。同时,从活动一开始就坚持真开门、开大门,在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使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转作风的行动自觉与人民群众的参与监督有机融合起来,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正能量进一步凝聚。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主办:中共伊金霍洛旗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蒙ICP备10002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