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郑州在打造功能性口岸、开行郑欧班列、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过程中,郑州坚持把人才作为推进开放创新、服务“一带一路”的关键,以提升人才科技国际化为目标,科学谋划、主动作为,为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政策引领
抢占人才引进“制高点”
政策是人才引进的先导。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从中原腹地走向开放前沿的征程中,郑州市将人才引进培育的重点定位在具备海内外创新创业经历、国际化视野和持续创新力,具有国内外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技术成果的人才。围绕这一目标,郑州启动了“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制定了由《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意见》及7个配套文件构成的政策体系。
该体系覆盖面广,面向海内外广泛引进培育各类人才;该体系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七大工业主导产业和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等七大服务业支柱产业,采用“人才+产业”“人才+项目+平台”等模式,促进人才流、资金流、项目流、技术流良性互动,有效提高人才与产业的契合度。市、县(市)区财政5年统筹安排40亿元资金,预计撬动200亿元以上社会资金,通过多元化融资支持、股权与分红激励,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提供全方位资金支持。
搭建平台
打造人才“孵化器”
平台是人才施展才华的基础。郑州市以推进航空港区建设作为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突破口和对外开放的平台,发展开放型经济,坚持“四个围绕”,打造广聚人才的“孵化器”。
围绕国家战略建平台。郑州抢抓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加快建设郑州航空港引智实验区和郑州高新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创新创业综合体。围绕创新要素建平台。推动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功能平台和科研机构成功落地,促进产学研政资深度融合。围绕金融资本建平台。充分发挥市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小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市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对创新人才和团队的扶持作用,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立体化的金融服务。围绕创新创业建平台。全市共建成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127家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154家各类研发中心、77家院士工作站,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高品质的创新创业空间。
强化培育
铺就人才“快车道”
教育培训是持续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关键。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要求的匹配度和贡献率,郑州加大对在郑人才的培育提升和对外交流力度。一方面坚持以战略科技型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以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大规模、多层次、高质量开展科技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境外人才培训交流。积极争取省外专局境外培训项目,选派人员参加培训;航空港区以省第三届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暨项目对接洽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为契机,举办“海外英才港区行”活动,与北美伏羲华人创新联盟、欧洲华人生物医药联合会建立了合作联系;金水区还探索建立了商务翻译人才库及海外留学经历人才信息数据库,并在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建立两个海外人才工作站,极大地拓展了对外人才交流渠道。
优化服务
形成人才“聚宝盆”
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人才干事创业的保障。郑州市作为在全国拥有商品口岸最多的内陆城市,货运航线居内陆第一,已逐步成为我国中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开放门户,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到郑州干事创业。为了更好地为人才提供服务,郑州市统筹调配各类政府性资源要素,通过实施资金扶持、住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智汇郑州黄金十条”,全面消除人才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在软件方面,专门设立了海内外招才引智绿色窗口,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咨询和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才给予工作许可便利;在硬件方面,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人才用房、购房补贴或房租补贴,全力满足人才的安居需求。并为人才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市级优秀专家医疗保健待遇,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医疗保障。
(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