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布里杨在不久前一个夜晚游览了绍兴。黄酒社戏、河道巷弄、桨声灯影……这座古风犹存的江南水城,让他沉醉。
从遥远的俄罗斯来到绍兴,旅游并非布里杨此行的目的,他正在寻找与中国的商业合作机会,绍兴市“名士之乡”人才峰会吸引他来到了这里。
11月13日至14日,为期两天的峰会共包括人才资本“相亲会”、工业设计大赛等10余项活动。350余名高层次人才齐聚一堂,在这座古城埋下了一颗颗创业创新的种子。
瞄准“高精尖缺”,打造国际范儿
“国际范儿”和“高精尖缺”是本届人才峰会的两大关键词。三分之二以上的参会人员都具有海外背景,分别来自美国、英国等12个国家;研究领域集中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与绍兴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相关的重点产业。
事实上,绍兴早已感受过引进“高精尖缺”国际人才所带来的战略红利。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新加坡籍专家陈建成后,研发的聚苯硫醚制品大获成功,年利润达到1亿元。德国专家顾朗德来到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帮助企业实现技术产业化应用,使公司印染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1.4亿元。
从2010年起,绍兴市每年都在海外开展招才引智活动,目前已建立8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站、23家外国专家工作站,当地企业还通过境外并购、项目合作等途径,批量式、团队式引进了大批海外专家。
通过打造产业平台集聚人才也是绍兴引才的不二法门。环保装备、照明电器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工业设计等特色小镇,“千人计划”产业园……一个个为创业创新而生的平台拔地而起,“引进一批人才、发展一批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为绍兴市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妙用乡情,玩转“院士经济”
享有“名士之乡”美誉的绍兴,共有69位绍兴籍两院院士,院士资源在全国同等城市中位居前列。如何利用这种优势助推经济发展?绍兴市大胆尝试了“院士+研发平台+产业化基地”的引才模式。
自2008年起,绍兴每年举办“院士专家绍兴行”活动,还通过编印《绍兴籍院士风采录》、建立绍籍院士名贤馆等方式,让绍籍院士与故乡越走越近,同时带动其他院士投身绍兴这片热土。
除了以乡情作为纽带,绍兴还为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各单位每建一家工作站,最高可获100万元的财政补助;建立院士专家工作发展促进会,通过站站联谊、横向合作等方式,促进交流互动;每年对工作站进行绩效考核,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就取消称号。
为了加速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从2011年开始,绍兴还在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开展产业化成果培育基地的认定工作。并规定,院士来绍设立研究院或产业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可以不受现行政策的限制,一事一议、上不封顶……
在这种模式下,绍兴市共设立了7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促成了157项创新成果实现转化,产业化项目新增利税达到7.87亿元,“院士文化”成功转化为了“院士经济”。
当好“店小二”,深耕服务田
“绍兴的政府服务和政策支持是我创业的土壤和阳光。”绍兴明透装甲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天根告诉记者,他的团队一到绍兴,便拿到了5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在获得13亩工业用地后,先后研发出轻薄透明装甲材料和功能性防弹玻璃等技术领先产品,投产后产值突破千万。
“只有做优人才发展生态,才能让人才落地生根。”近年来,绍兴市全面推行“店小二”式人才服务机制,不仅精准迅速,并且注重雪中送炭,解决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缺少资金怎么办?绍兴对高端人才领衔的重大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对高层次人才的创投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财政补贴……还与多家银行达成合作,为人才提供低成本、低门槛的信贷支持。
生活质量咋保证?最高200万元的安家补助,子女入学、医疗保健、出入境签证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绍兴为人才服务到每一个细节。
如何让人才像鱼儿一样自由流动?绍兴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规定所得收益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划归科研人员所有;并提出为人才保留5年事业身份等举措,畅通人才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流动渠道。
“我们不但要把人才‘扶上马’,还要‘送全程’。只有形成人才流,才能带动绍兴的产业流、创新流、技术流。”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晓光对此坚信不疑。
(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