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成为竞争优势
市委常委、旗委书记 王东伟
(2012年11月14日)
同志们:
这是我旗首次召开全旗人才工作会议。之所以要召开这个会议,就是要把人才工作摆到旗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要求全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更加重视人才工作,更加关爱人才,以创新的举措和务实的态度,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刚才,雁军部长客观总结和具体部署了我旗的人才工作,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在此,我代表旗委、人大、政府、政协向受表彰的各位“圣地英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各类人才和人才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做好全旗人才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培育人才竞争优势是伊金霍洛旗发展的根本大计
谈到竞争就不得不谈人才,区域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我们构筑什么样的的竞争优势,都需要以人才为支撑。从国际来看,经济强国必然是人才强国,今年来美国每年引进的人才超过20万人,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下滑,但是美国最大的竞争优势依然存在,因为来自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在为美国工作。从国内来看,凡是发展最有活力和具有竞争力的城市,都是对人才最有吸引力的城市。全国百强县第一位的江阴市,拥有中组部海外“千人计划”人才100多位,北大、清华科技园都落户江阴;无锡新区人才效益在全国市(县)、区中名列前茅,他们把人才资源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实现了人才效益的最大化。从这些地区的发展实践中可以看出,人才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此外,深入分析伊旗乃至整个鄂尔多斯的发展现状,严重匮乏的人才和巨大的社会财富之间的不对等是造成目前发展困难的深层次原因。没有人才就没有项目,没有尖端人才就做不成高科技项目,同时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又有多少效益好的项目能落入本地人手中,争取一个切实可行的项目谈何容易!但巨大的社会财富总要有投入渠道,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土地和房地产是鄂尔多斯企业家无奈的投资选择。这种单一的投资结构导致了房地产过剩、债务危机和经济下行,这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此,着眼于地区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把打造人才竞争优势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全旗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人才工作,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旗战略,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转变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培育人才竞争优势正当其时任务艰巨
近年来,旗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人才投入不断加大,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人才结构不断优化,较好地支撑了我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过去,我旗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县级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确实很困难,因为我们无论在居住环境、就业条件、还是社会服务、发展空间上都不能与先进发达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形成有力竞争,不仅难以吸引外地人才,本地人才也多数选择在外地就业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谈人才引进缺乏现实基础和实力支撑,虽有心,但无力。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很难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即使再怎么抓也无济于事。当前,随着市府的搬迁,随着我旗城市的大建设、产业的大发展,伊旗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逐步凸显,已成为区域性的发展热土,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具备了吸引人才的客观条件和环境。可以说,将人才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正当其时。今天是我们首次开会研究人才工作,这必将是一个新的起点。立足新起点,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一是人才匮乏仍是当务之急。我旗的人才密度仅为15.3%,低于全市和周边人才集聚地区的平均密度,每万人拥有人才量989人也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各行各业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现象,这与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是极不相称的。二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综合人才有余,而专业人才严重不足;普通人才过剩,但尖端人才严重缺乏;行政事业单位人才流入多,而企业面临无才可用的局面;社会服务业的从业人数增多,但真正懂社会服务的人才微乎其微。三是育人环境尚未形成。引进来利用、送出去培养仍是我旗人才的主要来源,地区的教育水平严重滞后,培训机构屈指可数,整个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认识还不到位,本土人才的成长环境仍需我们下决心去打造。四是用人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人才工作机构还不完善,工作队伍还未形成,作用远没有得到发挥;人才的引进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都没有具体的办法和措施,人才的生活、工作和创业未得到必要的关爱和关注。只要我们下决心解决好这些问题,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就必然有利于凸显我旗的城市竞争优势、产业竞争优势和环境竞争优势,也必然使人才优势成为我们地区发展的又一决胜因素。
三、培育人才竞争优势要着力打造成人才汇聚“洼地”
实施人才强旗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立足本旗的发展与未来,把服务科学发展、富民强旗作为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多种形式并举,多种成分叠加,科学规划,整体推进,真正使我旗成为人才聚集的洼地、干事创业的高地。
一要把重视人才落实到实际行动上。重视人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付诸于实际行动。旗委、政府将着力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设立不低于5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围绕重大产业项目设立创业奖励资金,努力形成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的职责,在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实施“人才鄂尔多斯”战略的意见》及配套政策的基础上,抓紧制定符合我旗实际的人才工作方案。同时,要建立专门的人才服务机构,为人才引进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其他部门特别是城建、卫生、教育、文化、公安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使用工作细则,在全旗形成人人支持人才工作、关心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要把引进人才落实到推动发展上。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探索建立招商引资与人才引进并行的工作体制,为项目引进人才,为产业引进人才,以引进人才服务项目建设、引领产业发展。要结合落户我旗的一批大企业、一批大项目、一批大园区,大量引进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要放眼区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采取课题招标、技术合作开发、产业技术联盟等方式,引进一批拔尖人才,以高端人才的集聚,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要真正根据发展需要调整用人导向,对于一些特殊行业要坚持对外开放、用人唯贤的原则,破除各种限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当前,我们迫切需要打造素质过硬的公安、城建、教育、卫生、文化、行政管理队伍和企业家队伍,更加强有力地推动和保障全旗各项事业发展。
三要把留住人才落实到干事创业上。引进人才不容易,用好人才更不容易。要想吸引人才并为我所用,就必须在生活上关怀人才、在情感上关心人才、在事业上支持人才,为人才扎根伊旗提供优质土壤,让人才在伊旗工作生活充满优越感和自豪感。一是用待遇留人。要严格执行鄂尔多斯市有关人才引进的奖励标准,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绩效挂钩的人才激励机制,采取奖金、补贴、股权等多种形式提高人才待遇,对重大科研成果和发明创造给予重奖,切实改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二是用情感留人。在相关制度出台前,对高端适用人才的引进要按照“人才满意”的原则,为人才工作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让人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发挥作用。三是用事业留人。留住人才关键是要给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要把搭建平台作为用好人才的重要抓手,加快江苏工业园区、圣圆煤化工园区等园区建设,使精英人才在伊旗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同时紧紧围绕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现代物流、能源化工、金融商务等产业发展需求,与重点科研机构、高等学府开展技术攻关咨询论证等活动,搭建政府部门、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协会学会之间沟通交流平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积极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为科研人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条件。
同志们,人才决定兴衰,人才主宰未来。全旗上下要进一步提高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创新思路,强化措施,以此次人才工作会议为起点,努力开创我旗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伊金霍洛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