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委常委、组织部长 辛晓瑞
尊敬的各位领导,兄弟旗区的同仁们:
大家下午好!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伊旗近年来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及形成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作简要的汇报:
伊金霍洛旗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138个嘎查村14个社区,总人口16万人。共有基层党委16个,党支部389个,其中农村牧区党支部120个,城镇社区党支部8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55个,共有党员8128名。
近年来,伊旗各级党组织抢抓阿康一体化发展和伊旗倾力建设全国经济最富裕、人居环境最优美、文化氛围最浓厚、基础设施最完善、人民生活最幸福的地区之一的良好机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形成了以“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统领,以“创新基层组织设置三种模式”为依托,以“打造引领科学发展的七支干部队伍”为抓手的党建品牌,呈现出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截止2011年上半年,全旗财政收入达到101亿元,同比增长6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7元,同比增长10.7%,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6745元,同比增长24.2%。
一、着眼于城乡融合,在纵向联合中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近年来,我旗始终把城乡融合作为构建大党建格局的有效措施,通过开展“五联一包”、下基层活动、提高村干部待遇等措施,形成了领导带头抓党建、上下互动促党建、注重保障强党建的工作格局。
一是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书记带头抓党建。健全和完善了旗委议事规则、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双向述评”和党员干部问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带头连续五年开展了以“联系一个镇、一个嘎查村、一个贫困户、一个示范户、一个少数民族家庭,承包一个经济发展项目”的 “五联一包”责任制,定期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化解矛盾,帮助基层组织“理清发展思路、规范议事程序、改善办公条件、破解发展难题”,带动各级党组织先后开展了“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社会,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型干部队伍建设”活动,实施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嘎查村集中联合办公和农牧民办事代理服务制度等一系列有效的办法、措施,为构建领导抓、抓领导、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输入强大的动力,有力的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化管理水平。
二是党员干部下基层,上下互动促党建。伊旗在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建工作中,于2000年8月开始,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明确一个重点,先后开展了以“下基层进万家心连心”、“富民五送、服务三农”、“甘作人民公仆、争当发展先锋”、“下基层、办实事、促统筹”等下基层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旗开展了以“城乡互联、村企共建、百村结对、万户帮扶”为载体的主题实践活动,全旗173个旗直机关单位、5000名干部、200家企业与138个嘎查村、8个社区党支部、1万户村(居)民,开展了联手共建、结对帮扶。既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也使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得到锻炼,有效整合了经济、社会、人才资源,形成了“上下联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
三是措施得力,注重保障强党建。参照全国各地最高标准,实施村级经费保障“提标扩面”工程,对全旗在职嘎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经公开推荐、民主测评、组织审核等程序,将20名嘎查村干部转为聘用制干部;旗财政一次性补贴资金约800万元,为全旗连续担任10年以上的在任、离任村支书、主任,参照城镇居民收缴标准交纳养老保险,村干部满60岁,每年可领取5400元以上养老金;将1966年前入党的老党员定补由每人每年500元提高为1200元,为开展创先争优、党建工作年会和庆祝“七·一”等重大活动,设立专项经费,全力保障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着眼于区域融合,在横向整合中提高社会化管理新水平
近年来,我旗紧紧围绕“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这一目标,探索形成了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四权四制”新模式、党组织引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双亮双创双比”实现“双提升”的新举措。
(一)“四权四制”促进基层民主管理取得新突破。
各镇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年会、村民代表专题培训会和村民代表入户搞服务等有效形式,重点解决了四权四制运行中出现的村民代表能力提升和作用充分发挥等新问题。目前,全旗138个嘎查村14个社区推选出的3486名村民代表和427名居民代表,共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590多次,累计议定事项2800多个。群众对村“两委”的满意度由2006年的67%提高到2010年底的98%;涉村信访占信访总量由2006年的40%下降为现在的11.5%。
(二)“四种模式”找到了党组织引领农牧民增收致富新途径。在工矿企业区推行“支部+公司+农户”模式,乌兰木伦镇明安木独村党支部注册了商贸公司,成立了汽车运输队,组织本村农牧民大中型运输工具60多台,负责湾图沟煤矿60%的原煤外运,今年户均增收4万元;在文化旅游区推行“支部+协会+农牧民”模式,伊金霍洛镇布拉格嘎查党支部抓住国家五A级景区加速建设的机遇,成立了马协会、蒙古包协会、餐饮协会。仅马协会一项,每匹马的年收入由原来的5000元增长到现在的25000元;在农牧业发展优势区推行“支部+合作社”模式。红庆河镇纳林希里村党支部成立了力元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成奶牛养殖基地1处,饲养奶牛340头,肉牛实行育肥出栏,年创效益约100万元;在城郊结合区推行“支部+民工联队+农户”模式。阿镇党委发挥各村党组织的作用,组建了12家民工联队,成立公益性劳务公司,组织民工联队开展劳务服务。目前,全旗共成立经济合作组织89个,实现经济收入1500多万元,受益农牧民达3万余人。
(三)“双亮双创双比”活动推进社会文明程度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
“双亮双创双比”即:亮身份、亮承诺;创群众满意示范窗口、创共产党员先锋岗;比服务,比奉献。
亮身份,亮承诺。通过公开窗口单位工作人员信息,亮明党员身份,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公开窗口单位的办事流程、工作时限、监督投诉方式等内容,提高办事效率。党员围绕履行岗位职责、改进工作作风、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目前,全旗窗口单位党组织共作出承诺事项223件、党员承诺事项2914件。
创群众满意示范窗口,创共产党员先锋岗。启动服务品牌创建“5+5”计划,在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全面实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积极推广全程跟踪、绿色通道、项目代理等服务方法,重点培育创建5个群众最满意示范窗口和5个共产党员先锋岗。
比服务,比奉献。组织开展职业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每月举行窗口流动红旗竞赛;在行业内广泛开展服务之星、岗位标兵评比活动;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政策宣传、结对共建、社会公益等惠民行动。目前已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19支,开展志愿服务127次,为基层解决问题978个。
三、着眼于素质提升,在推动科学发展中激发干部队伍新活力
紧密结合我旗大建设、大发展,推进结构转型过程中对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提出的新要求。以打造七支干部队伍为突破,抓班子、带队伍,全面提高干部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纪律严明的公安政法队伍。为公检法招录工作人员421名,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对政法系统内27个科室50名正职进行聘任,为合理开发配置人才和政法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打造了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城市建设管理队伍。从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入手,加大了城市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城市管理人员的配备,2010年至今,共引进城建专业技术人才47名,配备城管人员77名,实现了城市精细化经营和长效管理。三是打造了一支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教育队伍。通过启动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招贤引才工程,不断加大优秀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从全国各地招聘名优教师65名,优秀校(园)长1名,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学有优教。四是打造了一支医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医疗卫生队伍。从“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入手,面向社会招录医疗卫生人员163名,进一步优化了医疗卫生队伍结构。五是打造了一支德艺双馨、贴近群众的文艺队伍。围绕“四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结合独特的蒙元文化,组建了民间艺术队15支,文艺工作者达200余人,举办广场文化专题晚会40余场,三下乡专场文艺演出60多场,观众达5万多人次。六是打造了一支懂经营、会管理、有责任的企业家队伍。以组建企业家服务中心为依托,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营造良好的地企关系。举办企业家专职培训班4期,涉及企业68家。七是打造了一支与大建设大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队伍。通过建立健全科级干部数据库、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库、股级干部备案库、民主测评库、年度实绩考核库、民主推荐库、初始提名库和优秀人才库等有效措施,真正把那些作风正派、敢于突破、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提拔到关键岗位上来,切实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以上是我们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和兄弟旗区相比较还有一些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旗区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全面促进我旗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