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当前位置:全国党建网站联盟>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
伊金霍洛旗(拥有乡镇级网站7个)
阿勒腾席热镇党建  乌兰木伦镇党建  伊金霍洛镇党建 
札萨克镇党建  纳林陶亥镇党建  红庆河镇党建 
苏布尔嘎镇党建       
中共伊金霍洛旗委组织部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伊金霍洛旗天气: 站内搜索:
本站推荐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伊旗翻开农村牧区民主政治建设新篇章“四权四制”激发基层党组织新活力
       发布日期: 2010-05-26       来源:       
分享到:
  

  近年来,为了适应农村牧区的新变化,伊旗把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村级党组织发挥作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新途径,初步建立了以“四权四制”为总体框架的村级治理新模式,有效宣传贯彻了上级党委的富民政策,切实维护了农牧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农牧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翻开了新农村牧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崭新一页。

  一、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市城镇建设步伐的加速推进,中央和地方惠农惠牧政策实施力度逐年加大,经济快速转型期引发的诸如利益分配等问题急剧凸显,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问题、村级民主政治建设问题、权力运行问题和村民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利益分配问题引发矛盾纠纷。近年来,我旗土地收储量和征地拆迁补偿资金成倍增长,年用于改善民生、兴办社会事业的资金超过旗财政可用财力的65%。在政策落实和资金分配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决策机制,在有些嘎查村存在少数人说了算、分配不公、不透明等问题,村企矛盾、土地纠纷逐渐增多,许多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由于村“两委”与村民、村民与企业、村民与村民之间,说不清楚、吵不明白、定不下来,使“好事”不能及时落实到位,从而引发村民的猜疑误解和不满情绪,每年约有40%的信访问题均来自村社一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村民参与村务活动能力建设问题制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我旗大开发大建设前夕,大多数嘎查村无集体收入来源,基本为“空壳村”,在不存在利益分配的情况下,村民无心也无必要参与村务活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由村“两委”或村干部直接决定或操作,村民也欣然接受。长期在这种“特定模式”运作中,村民基本游离于村级组织之外,对参与村务活动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能力水平不强,“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村委会自治”、“村干部管理”,这种长期延续的“老惯例”严重影响了新时期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是机制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基层民主建设缺乏保障。长期以来,村级自治除“选举权”落实的较好以外,其它权利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而落空。诸如村“两委”的职责权限、《村务公开制度》、《村务监督制度》等形同虚设,造成决策监管无制度约束。村“两委”定下的事群众不认可,召开全体村民会议又“众口难调”,民主集中制难以落实。同时,由于相应的监督不到位,导致村委会执行不力、偏差较大,村民怨声载道甚至引发集体上访,迫切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创立一种新的村级自治模式。

  二、以“四权四制”为主要内容村级治理模式,有效统一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的责权利

  (一)以“四权”体制框架依法科学配置村级组织权力

  将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按照党支部履行组织权、村民(代表)会议履行决策表决权、村委会履行实施权、村民履行监督权的体制框架进行依法科学配置,充分体现农牧民群众当家作主。

  1.党支部履行决策组织权。村党支部负责对整个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组织领导,参与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全过程。在村级重大问题决策前,村党组织负责组织提出需要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的议案,决策中,村党组织负责对村民会议决策表决活动进行指导,保证决策活动顺利开展;决策后,村党组织要督促村委会抓好决策事项的贯彻落实,并领导村民代表会议搞好对执行情况的监督。  

  2.村民代表会议履行决策表决权。村民会议是村级组织中最高的权力机构,实施决策表决权,对村内重大事务进行决定。在村民会议闭会期间,经村民会议授权,由村民代表会议对村级重大事务进行决策表决,向全体村民负责,受全体村民监督。

  3.村委会履行决策实施权。村委会执行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管理日常性村务,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经济,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促进本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时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4.村民履行决策监督权。村委会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对村民代表会议负责。村民代表负责向代表区域内的村民征求意见、组织表决和村委会对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有权参与村务的管理及决策活动,有权审查村委会的工作情况及财务单据,有权督促村民会议决议的实施,享有检查、质询、否决等权力。  

  (二)以“四制”运行机制保障基层民主管理

  将所有村级重大事项决策都按照决策启动机制、民主表决机制、组织实施机制、监督评议机制的运行模式进行民主管理,切实维护农牧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1.决策启动机制。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村民代表会议集体决策。村民代表会议议题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或1/3以上村民代表提出。村党支部对议题进行收集整理、审核把关,在广泛征求党员意见、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非经以上程序不得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村民代表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2-3次,也可根据党支部、村委会或1/3以上村民代表提议随时召开。每次会议参加人数必须达到代表总数的2/3以上。不是代表的村民也可列席旁听。

  2.民主表决机制。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的执行主席主持召开,对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会前3天向村民或村民代表公告,广泛征求意见。村民代表会议采取举手、无记名投票等多种方式进行表决,2/3以上的村民代表通过后方可形成决议。

  3.组织实施机制。决议实施前,决议内容由村委会利用专栏、黑板报等多种方式向村民定点公布;由村民代表负责向其所代表的户子进行传达、解释和说明。村委会在村党支部领导下,贯彻执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的决议事项,并随时向全体村民公开实施进度和实施结果等。经村民代表会议的表决通过的决议事项,对村委会和全体村民具有同样的约束力,必须坚决执行。因特殊情况发生变化确需变更的,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

  4.监督评议机制。村党支部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对决策过程、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问责,并按规定程序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报监督情况。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勤廉双述”制度,邀请乡镇纪检部门、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评议小组,对每位村干部的勤政廉政情况进行评议,并可当面提出质询。

  三、运行效果

  201055,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梓在伊旗乌兰木伦村调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时指出,以村民代表大会常设制为核心的“四权四制”运行机制是与我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强化基层特别是农村牧区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要下决心在全市范围内扎实推行“四权四制”运行机制,有效推进农村牧区民主政治建设。

  实践证明:“四权四制”村级治理模式是“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有益探索,村级事务的执行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的适度分离又相互制约,使村民从村务的旁观者、上访者变成了决策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实现了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改善,村级各项事业建设稳步推进,为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一是突出了村民主体地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有效落实。村民代表能够真实表达村民意愿,特别是把一些不符合大多数群众利益或愿望的事项予以否决,使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当家作主的幸福感。如阿镇在征地工作过程中,除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向村民传达相关政策和信息外,还要全面征求村民对征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除帮助征地工作人员协调解决征地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外,还要参与修改完善征地补偿方案等。2009年,阿镇完成土地收储14.26万亩,拆迁129140万平方米,发放各种款项近18亿元,但矛盾纠纷和上访量较前几年成倍下降。

  二是规范了村务工作,村干部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新的村治模式运行以来,村干部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村务决策更加民主科学,村民利益得到了应有的保证。如伊金霍洛镇沙巴日太嘎查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峻,政府就小畜整体退出问题与群众多年协商达不成协议。去年,从制定补偿方案阶段开始,政府就通过村民代表挨家挨户和群众征求意见,几经修改后,补偿方案得到全体村民认可,小畜整体退出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三是化解了基层矛盾,促进了农村牧区的和谐稳定。村务决策权由干部行使变为由村民代表集体行使,从根本上减少了矛盾滋生的因素,现在全旗各村社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两年来,138个嘎查村共召开村民代表会议590多次,累计议定事项2800多个,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旗基层矛盾化解率不断提高,群众对村两委的满意度达到98%;涉村信访占信访总量下降为11.5%

  四是巩固了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村治新模式的运行,迫使村党支部从“大包大揽”独断型领导方式中转变过来,调整到“归权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轨道上,“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就是党支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抓民生、抓民主、抓协调,依法领导、民主领导、科学领导。“放小”就是在具体村务工作上放权、放心、放手,充分依靠村民代表大会、村委会按法定程序运行。在旗委、政府对村干部待遇逐年优厚的同时,谁也不想失去民心、失去“选票”,努力出成绩、树威信、争席位,在这种良性循环中,村党支部班子能力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在本次村支部书记换届选举中,全旗120个嘎查村党支部中连选连任支部书记109名,换选11名。

  总的来讲,我旗推进“四权四制”村级治理模式的工作实践,改变了传统的管理层级,实现村级管理到户到人,村级组织更便于把富民政策宣传到户,也能及时掌握村民的合理诉求。借党的十届四中全会的春风,伊旗将对村治新模式进行再完善,在制度建设上再加强,在运行程序上再规范,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中共中央党校 ·共产党员网 ·党建研究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内蒙古党建网 ·天骄新闻网 ·鄂尔多斯在线
·鄂尔多斯市党建网 ·鄂尔多斯人事人才网 ·伊金霍洛之窗 ·新华网-伊金霍洛频道 ·伊旗教育实践活动专题 ·伊旗社会组织双孵化园
主办:中共伊金霍洛旗委员会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公司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蒙ICP备10002079号 蒙公网安备 1506270200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