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积极探索后备干部系统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后备干部管理,进一步提高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科级后备干部队伍。
一是找准切入点,合理划分类别。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能特点、班子配备情况和干部培养方向,将后备干部划分为党政干部类、经济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结构配置类四个类别。党政干部类,重点荐选熟悉党务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干部;经济管理类,重点荐选懂经济、会管理的“经济型”干部;专业技术类,重点荐选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达到一定技术水平的干部;结构配置类,重点荐选年轻、学历层次高的非党干部和妇女干部。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后备干部信息库,对后备干部个人信息、年度考核、教育培训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及时更新,实现后备干部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化。截止目前,全旗共储备科级后备干部166名。
二是严把标准线,扩大推荐范围。在科级后备干部推荐过程中,注重分类标准和岗位实际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原则,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资格和条件,重点突出后备干部专业化和年轻化,通过采取民主推荐、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个人署名推荐与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打破地域、部门和身份界限,进一步扩大提名推荐范围,最大限度地把有培养前途、有发展潜力、德才兼备的干部纳入后备干部库,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裕、结构合理,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考验的科级后备干部队伍。
三是拓宽成长面,实行交叉培养。着眼于提高后备干部综合素质,本着“形式多样、灵活机动”的原则,对后备干部实行“交叉互补式”培养,充分发挥旗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积极采取“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和选派后备干部外出学习,对后备干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积极选派后备干部到镇和先进发达地区进行挂职锻炼,目前,选派了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镇挂任副镇长,又从全旗选派2名后备干部到沿海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并通过抽调参与旗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到综合部门跟班学习的方式,有意识地安排后备干部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促进后备干部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后备干部的组织协调和工作能力。
(伊金霍洛旗委组织部石慧供稿)